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美文閱讀

【熱門】科學活動教案範文錦集6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門】科學活動教案範文錦集6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名稱

科學活動:墨水在紙上跑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2、學習比較並簡單的記錄實驗結果。

3、發現不同紙質吸水速度和程度的不同。

重點難點

發現不同紙質吸水速度和程度的不同

活動準備

宣紙、餐巾紙、牛皮紙、蠟光紙、紅墨水、

水槽、夾子、放大鏡

活動過程

1、出示四種紙張引出活動。

(1)請幼兒摸一摸、撕一撕感受宣紙、餐巾紙、牛皮紙、蠟光紙的不同。

(2)請幼兒憑經驗說說如果再這些紙張上滴上水滴會發生什麼現象。

2、實驗驗證看看哪些紙張可以吸水哪些紙張不吸水。

(1)幼兒分組操作分別在宣紙、餐巾紙、牛皮紙、蠟光紙滴上水滴。

(2)教師小結:當水滴到紙的表面上,水馬上消失了,或是慢慢的滲透進去了,這些紙是會吸水的;當水一直停在紙的表面上,這些紙是不吸水的。

(3)結合剛才通過不同感官對不同紙的瞭解,說說吸水的紙和不吸水的紙有哪些不同。

3、紙的大考驗。

(1)提出問題引出幼兒實驗:如果在吸水的`紙上(宣紙和衛生紙)滴一滴墨水,哪種紙上的墨水最先暈開呢?

(2)幼兒討論後自行操作。

(3)幼兒用放大鏡看看,觀察比較最快暈開的紙有什麼特徵。

(4)幼兒講述實驗結果和發現。

(5)教師小結:不同的紙縫隙大小不同,所以水在紙上擴散的速度也不一樣。

4、發現隱藏的顏色

(1)在長條餐巾紙的一端分別塗上藍色、橙色、紫色,將紙的另一段放在水裡,觀察餐巾紙會有什麼變化。

(2)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3)教師小結:紙會吸水是因為水會沿著紙的小縫隙往上爬,也就是毛細現象。同樣,利用毛細現象,也能讓顏料裡混合的顏色分開。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小車製作,體驗製作完成小車後的成就感。

2.大膽動手製作會跑的小車,積極參與想辦法解決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3.製作車輪會轉的小車,探索車輪與車軸連線的方法。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5.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小朋友有玩過玩具汽車的經驗。

物質準備:一輛會跑的玩具小汽車,在不同位置鑽孔的牙膏盒和沒有鑽孔的紙盒,鑽好孔的瓶蓋,大小不同的圓形紙片,各種圓形積塑玩具,泡沫板,吸管,一次性筷子,橡皮泥,剪刀,雙面膠,透明膠,音樂《雪之夢》。

活動過程

1.觀察小車,瞭解小車的基本結構。

(1)指導語:看這輛小汽車是由哪些部分構成的?

(2)小結:小車由車身和車輪構成。(該部分略作詳細觀察車輪與車軸之間的關係,車輪與車身的高度)

2.幼兒思考怎樣做一輛會跑的小車。

出示準備的材料,讓幼兒說一說,各種材料適合做什麼,打算怎麼做。

指導語: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想請你們親手做一輛會跑的小車,請你們在做之前先看一看桌子上的材料,和你的身邊的朋友他說一說,你打算用哪些材料來做什麼?怎麼做?

3.幼兒動手製作會跑的小車。(第一次操作)教師按半成品車、部分零件已組裝配套、單一的材料分為幾組擺放,幼兒自願選擇小組,嘗試製作會跑的小車。

4.幼兒檢查自己製作的小車。

(1)幼兒介紹自己做的小車。

指導語:你們的小汽車都做好了嗎?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各小組在自己組內介紹自己做的車)

(2)檢查小車能否跑起來。

指導語:請同伴相互檢查,你做的'小車能跑起來嗎?看看能跑的小車和不能跑的小車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在相互檢查和比較中,讓幼兒發現車輪和車身位置、車輪之間距離的關係。

(3)小結:車輪要安在車身合適的位置上,車輪之間的距離要適當,小車才能跑起來。

5.幼兒改造自己的小車。(第二次操作)教師鼓勵幼兒合作修理小車,讓跑不動的小車都跑起來。

6.教師再次總結。

(1)先讓在第二次操做中成功幼兒說一說,他是怎樣改造自己的小車的。

(2)教師做總結。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創設情景,使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認識水果。

2、通過觸覺、視覺、味覺等方面,讓幼兒感知水果的外形特徵和味道。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蘋果、香蕉、桔子、梨子各若干個,並用布袋包好。

2、切成片的水果,並用牙籤插好。

3、西瓜寶寶圖,水果圖片。

活動過程:

一、 猜一猜

1、出示西瓜圖。

小朋友你們看,他是誰啊?(西瓜)

對,西瓜寶寶今天要過生日,誰想去啊?還可以帶一個寶寶去,就是布袋裡的寶寶。請你們摸一摸布袋,猜猜裡面是什麼寶寶。

2、幼兒摸布袋,猜猜裡面是什麼。

二、 認一認

1、請小朋友開啟看看,裡面到底是什麼呢?幼兒說出自己布袋中水果的名稱、顏色、形狀。

2、請手中是紅色寶寶的舉起來給我看。

請手中是圓圓的寶寶舉起來給我看。

請手中是香蕉寶寶的舉起來給我看。

3、請小朋友把你的寶寶放在桌子中間。這些寶寶合起來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水果”。

你們還吃過哪些水果呢?老師出示水果圖,幼兒根據圖片回憶。

三、 說一說

1、現在請小朋友帶著你的寶寶到西瓜寶寶家去。可是,西瓜寶寶不認識你的寶寶,你應該怎麼介紹呢?請個別幼兒嘗試。(老師當西瓜寶寶:“你是誰啊?你的寶寶叫什麼名字?他是什麼樣子的?”幼兒回答。)

2、大家一起來。

四、 嘗一嘗

1、小朋友,歡迎你們。我準備了好多好吃的,請大家嘗一嘗,嘗好了還要過來告訴我,你吃的是什麼,它是什麼味道的。

2、幼兒品嚐。

3、組織交流。

五、 小結。

活動反思:

對於幼兒來說,在課堂中出現一些新鮮的`事物會高度集中他們的注意力,所以我選用對了本課,並運用了觀察、觸控、品嚐、介紹、製作的方法來了解水果,這些環節的設計能夠更好的讓幼兒集中注意力,並且興趣非常的高!同時向他們滲透一些蔬菜和水果與身體健康的關係,教育他們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通過摸水果、品嚐水果、扮演水果來加深幼兒對水果的認識和了解,知道它們的顏色、形狀、味道、以及果肉的顏色、質地,再通過描述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這個環節中把遊戲、學習溶為一體,讓幼兒在遊戲中也可以學到知識,也達到了教育教學的目的。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學習將物體按顏色進行分類。

2、充分體驗遊戲與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協助幼兒收集各種旺仔牛奶筒

2、製作好的"會唱歌的旺仔寶寶"範例一個(在牛奶筒內放入一些物品,使之發出聲音)

3、佈置"旺仔寶寶的家":柵欄(紅、黃、綠三色),鋪地墊(紅、黃、綠三色),地墊上放旺仔牛奶筒(紅、黃、綠三色)

4、材料:豆類(紅豆、黃豆、綠豆)集中放在小盤中;剪好的即時貼圓片(紅、黃、綠三色)

活動過程:

一、製作"會唱歌的旺仔寶寶"

1、以"旺仔寶寶"的口吻激趣

①師出示範例,鼓勵幼兒向旺仔寶寶打招呼。

②以旺仔寶寶的口吻說"今天我又來跟你們做遊戲了,我的本領可大啦!聽,我還會唱歌呢:小旺仔,真好玩,搖一搖,唱一唱,搖一下,唱一下,搖二下,唱二下,我的'本領大不大?""你們喜歡我嗎?我知道小朋友都喜歡跟我玩,今天我還請來了許多好夥伴。"(教師和幼兒一起來到"旺仔寶寶的家"裡)

2、鞏固對紅、黃、綠三種顏色的認識

① 鞏固對紅、黃、綠三種顏色的認識。

"這兒有許多旺仔寶寶,看,都有些什麼顏色呀?"幼兒介紹(紅、黃、綠)讓每個幼兒挑選一個旺仔寶寶,輕輕地和旺仔寶寶說說話。

提問:"你拿了一個什麼樣的旺仔寶寶?"

3、製作會唱歌的旺仔寶寶--練習顏色分類

①設疑:"你們的旺仔寶寶會唱歌嗎?""為什麼我的旺仔寶寶會唱歌,而你們的不會唱歌呢?""怎樣讓你們的旺仔寶寶也唱起歌來呢?"

②提出要求:紅寶寶說"我要吃紅色食物",綠寶寶說"我要吃綠色食物",黃寶寶說"我要吃黃色食物"。

③介紹材料"這些紅色食物、黃色食物、綠色食物都在哪兒呀?"分別介紹豆類

④放"找朋友"音樂,要求幼兒邊邊看邊找相同顏色的物體分類、撿放豆豆

5、幫旺仔寶寶戴帽子--找相同顏色的圓片貼上(封口)

①設疑"調皮的豆豆逃了出來,怎麼辦呢?"

②用好方法把圓筒封口(穿什麼顏色的衣服,戴什麼顏色的帽子)

二、嘗試用多種方式讓"旺仔寶寶"唱歌

1、幼兒跟教師一起邊讀兒歌邊搖旺仔寶寶

2、設疑"旺仔寶寶除了搖一搖會唱歌,還會怎樣唱歌呢?"

3、幼兒自由嘗試、探索,教師觀察

延伸活動:(還有許多旺仔寶寶不會唱歌,讓我們來幫助他們吧),繼續製作"會唱歌的旺仔寶寶",活動自然結束。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玩玩看看,對物體下落現象產生興趣和探索慾望。

2、鼓勵幼兒運用身體動作表現物體下落的樣子,並嘗試進行語言描述。

3、引導幼兒初步嘗試記錄。

4、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雞毛、花瓣、紙條、積木等材料6簍。

2、記錄紙4張。

3、多媒體課件。

4、魔術盒1個。

活動過程:

一、 介紹材料,引出問題。

1、老師逐一出示材料, 提問:這是什麼?(雞毛、花瓣、紙條)

2、 教師玩“掉下來了”的遊戲,提問:紙條怎麼了?

二、 擺弄落體進行感性探索。

(一)第一次探索。

1、 幼兒選擇雞毛、花瓣、紙條三種材料玩一玩,觀察它們下落的情景。

老師提出探索要求:我們要把手舉得高高的,然後一鬆,看一看,它們是怎麼樣掉下來的?

2、 進行討論、小結。

(1) 提問:剛才你玩的東西,是怎麼樣掉下來的?(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

能不能把它掉下來的樣子說出來呢?(引導幼兒進行語言描述)

(2) 觀看多媒體課件。

師:雞毛、花瓣、紙條掉下來的樣子真有趣,我們還拍成錄象,你們看!

師:雞毛是怎麼樣掉下來的?

師:花瓣呢?紙條呢?

3、小結:雞毛、花瓣、紙條都是搖搖晃晃、飄呀飄、飛呀飛……地掉下來的(具體描述語言看上課情況定)。那積木呢?積木是怎麼樣掉下來的?

(二)、第二次探索。

1、 幼兒選擇積木玩一玩,觀察它下落的情景。

師:我們把手舉高,然後一鬆,看一看,積木是怎麼樣掉下來的?

2、 提問:積木是怎麼樣掉下來的.?

幼兒操作後發現積木是直直的快快的掉下來的。

(三)、遊戲:變變變

師:我做魔術師,變變變,變出什麼,你們就說一說、做一做它掉下來的樣子。

三、 嘗試用“畫”的方法記錄。

1、 請個別幼兒選擇一種材料,嘗試用畫畫的方法記錄。

師:雞毛、花瓣、紙條掉下來的樣子,我們會說,也會做,真能幹。

那你們能把它們掉下來的樣子畫出來嗎?

師:我們先來畫雞毛(看幼兒的選擇具體定)掉下來的樣子,誰來試一試?

2、 請所有幼兒嘗試用畫畫的方法記錄雞毛、花瓣、紙條、積木下落的樣子。

師:我們一起來畫一畫它們掉下來的樣子。

四、總結與延伸。

師:你們真能幹。

在積木的記錄卡上畫了它直直的快快的掉下來的樣子,還把雞毛、花瓣、紙條搖搖晃晃、飄呀飄、飛呀飛……地掉下來的樣子也畫出來了。

在我們的教室裡,我們的幼兒園裡,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它們掉下來的樣子也非常有趣,我們一起去找一找,玩一玩吧!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節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教材簡解]

紙和桌子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與孩子的學習生活更是密不可分的,畫畫,做手工,寫字都需要用到紙。活動《神奇的紙桌》的設計靈感來自區域活動,一天,手工區的樂樂將紙折成一張桌子,然後在紙桌上放雪花積木,他一邊放一邊數。樂樂看見我高興的說:“老師我的紙桌很結實能放20個雪花片。”在觀察中,我還發現我班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已由直覺行動思維過度到了具體形象思維,他們喜歡做做玩玩,喜歡自己動手操作,並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摺疊、貼上等操作能力,他們能夠運用想象,進行一些簡單的設計製作活動。用紙來做桌子,對於孩子來說十分新奇,在熟悉與新奇的碰撞下,很好地激發了他們製作與探索的慾望。所以我根據本班幼兒發展水平,選擇設計了本次活動。為幼兒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好奇心與探索的慾望。

[設計理念]

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孩子熟悉的東西,讓孩子從身邊經常接觸的事物紙和桌開始,引導孩子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常見的事物,發現其中的奧祕,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好奇心。就像杜威先生所說:“兒童有調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兒童本能的衝動,好奇、好問、好探究是兒童與生懼來的特點。”活動中把幼兒生活中經常接觸的事物引入探究的物件,通過多次操作與交流、分享彼此的經驗,來解決不同的問題,達到不同的目的。

[目標預設]

1.樂於探索,並能在活動中積極參與,大膽創新。

2.通過操作活動,探索使紙桌站起來及站得穩的方法;

3.能主動參與討論,表達自己在操作中的發現,體驗探索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每人兩張大小、形狀相同的紙,固體膠、記錄紙、記號筆沒人一份。

2.相同大小的雪花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設疑匯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1.師:小朋友這是什麼?

幼:紙師:紙有什麼用處?

幼:畫畫、寫字、摺紙……師:你有什麼方法能讓這張紙站起來?

幼:折、卷2.師:前些天我的朋友告訴我,她能用兩張紙,一張做桌面,一張做桌腿組合成一張一條腿的桌子,你覺得這張紙桌能站起來嗎?

幼:不能站起來、站起來3.師: 那麼,你們有什麼辦法來證實這件事的真假呢?

幼:有4.師:好,如果給你兩張紙,你能做成一張一條腿的桌子還要讓它站起來嗎?你準備怎麼來做這條腿呢?你有什麼好辦法?(幼兒討論)評析:活動一開始,以疑問為線索,“兩張紙能做一張一條腿的紙桌嗎?”展開探索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嘗試製作紙桌,探索桌腿的多種製作方法。

1.師:在你們的桌上有每人兩張紙,請小朋友開動腦筋,來做一做、試一試,看看誰的桌子最先立起來,做的又穩當又牢固,好嗎?

2.幼兒嘗試製作,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制作。

3.集中討論:“我的紙桌站起來了” (用語言結合實物表述)。

師:你是怎樣做的桌腿,讓它站起來呢?你的桌腿是什麼形狀的呢?

幼1:用折的方法:將紙對摺立起來變小山型幼2:用折的方法:將紙三折變成門型幼3:用折的方法:將紙四折變扇型幼4:用卷的方法:將紙捲成圓型4. 師小結:紙的本領很大,通過折、卷的`方法,改變它原來的形狀後,可以“站”起來,變成一張一條腿的桌子。

評析:這一環節主要採用獨立探究法,經驗法,操作法,交流討論法。活動中對紙桌的製作沒有提出過多的要求,幼兒在操作活動時儘量不介入,只是適時的點撥,肯定,並鼓勵幼兒不輕易放棄。為幼兒製作後的討論“你的紙桌站起來了嗎?”留出了很大的空間。最後幼兒介紹自己的製作方法,分享彼此的經驗,在說中學,聽中學,幼兒才是學習的真正的主人。

三、以遊戲“擺積木”,嘗試發現各種形狀桌腿的紙桌承受力是不同的。

1.師:你的紙桌上能放東西嗎?

幼:能(引導幼兒猜測紙桌上能擺放積木的數量)2.師:在紙桌上輕輕地平放雪花積木,看看哪種形狀的桌腿最牢,桌面上放的積木最多?

3.師:出示記錄表。你覺得紙桌上能放幾個積木,請你把你的猜想數量記錄在“?”號的格子中。

4. 幼兒將自己的猜測記在格子裡。

5. 幼兒嘗試在將紙桌上放積木。

6. 師:你的紙桌上放了幾個雪花片?它是什麼形狀的桌腿?你發現哪種形狀的桌腿比較牢?(引導討論)7.師小結:圓柱體桌腿的紙桌,放的積木數量最多,承受重量的本領最大。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採用遊戲的形式,營造探索學習的氣氛。鼓勵幼兒在自己製作的紙桌上儘量多放積木,以探索不同桌腿對桌子的承受力的影響,讓幼兒在問題情景中去思考,去尋求答案。

四、引發新的探究點,延伸探究。

1.師:剛才,我們通過操作,得出圓柱體的桌腿的桌子承受力的本領更大,還有沒有像圓柱體的桌腿一樣,有一個支撐面的紙桌,在桌上可以放許多積木呢?

2.師: 那相同形狀的桌腿,如果我們改變它的高矮,胖瘦,承受力又會有什麼變化呢?我們下次再來試試,好嗎?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從而促進幼兒擴散性思維的發展,促使幼兒永遠種保持學習的熱情,並獲得主動學習的動力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