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想陪孩子,又忍不住看手機?別焦慮,3T原則教你如何養出聰明孩子

一、最初的語言環境,決定了孩子未來的學習軌跡和成就

想陪孩子,又忍不住看手機?別焦慮,3T原則教你如何養出聰明孩子

貝蒂·哈特和託德·里斯利在1995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

高社會經濟地位家庭中的孩子每年聽到的詞彙量,要比貧困家庭中的孩子聽到的詞彙量多3000萬個。(不是指詞彙數量,而是說話的總量)並且這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學業能力要比貧困家庭的孩子出色很多。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差別?

1、父母的語言環境不同

很多人看到這個實驗結果,會認為是這些孩子的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社會經濟地位的差距導致的,其實不然,真正的原因是他們所處的語言環境不同,即父母的語言環境不同:

富裕家庭的孩子接觸到的詞彙類別多,詞彙量豐富,正向肯定的口頭鼓勵更多。

而貧困家庭的孩子從父母那裡聽到的詞彙量要少很多,且負面的批評性話語更多,這就讓他們產生了“信念差距”,總認為自己真如父母所說的那樣差勁,這也是導致這些孩子缺乏成就的一個關鍵因素。

2、不同的語言環境導致大腦發育不同

良好的語言環境對孩子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惡劣的語言環境對孩子的發展產生消極的影響。最直接的影響是語言處理速度,即熟悉、弄懂一個詞彙的意思的快慢。

有著良好的語言環境的孩子,平時接觸的詞彙量多,類別豐富,語言處理速度快,從而學習能力就強。

而惡劣語言環境下的孩子,語言處理速度慢,自然學習能力也會慢很多,這也是產生學習差距的主要原因。

二、語言發展是大腦發育的開始

嬰兒剛出生時,大腦容量只有成人的25%,到三歲時,大腦容量達到成人的85%,即腦部發育已完成了85%,在這三年中,大腦快速、複雜的成長著。但並不是說三歲以後腦部就停止發育了,而是三歲前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

初步的證據表明,新生兒的某些腦區結構對語言加工是最敏感的。所以在大腦發育過程中,語言的輸入、數量和質量都是大腦發育的主要促進因素。

著名心理學教授愛德華·特羅尼克做了一個讓人非常難忘的“面無表情”實驗:

一位媽媽與坐在椅子上的一歲寶寶嬉戲互動,就像平時一樣,溫暖的迴應著寶寶,可以看到孩子與媽媽玩兒的非常開心。

而當媽媽被要求轉身,再轉回來要面無表情,並且不能迴應寶寶的時候,可以看到寶寶立刻就感受到了媽媽的變化,並且盡一切的可能去逗媽媽。寶寶用開心的笑容、熟悉的手勢、擁抱媽媽,希望找回之前的媽媽,但當發現這一切並不能引起媽媽的變化時,寶寶突然嚎啕大哭。

而當媽媽恢復平時的笑容,寶寶也馬上高興了起來。

發育中的大腦對環境中的所有刺激因素都有著高度的敏感性。

如果在嬰兒期,長期處於高壓力、緊張的“有毒”環境中,並且壓力水平居高不下時,“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就會進入到孩子的大腦,對核心區域產生不利影響,甚至造成永久性改變,這將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認知能力、語言能力、行為能力、控制能力以及身體健康狀況。

而如果孩子長期處在溫暖、愉悅、沒有慢性壓力的環境中,就會讓大腦健康的發育,能讓孩子以更積極、更具有建設性的方式處理困難和挫折。

(備註:這種壓力是指長期的、永無休止的,而不是偶爾的,比如:寶寶斷奶、睡眠,或是家長偶爾的不如意。)

可見,大腦的發育,是生理、認知和情緒發展的基礎,而大腦發育的核心在於高質量的語言環境。所以孩子一生的學習、行為以及健康都建立在與父母積極的、互動的基礎上。

研究表明:家長與孩子的對話越多,孩子詞彙量增長越快,在三歲後測出來的智商就越高。

所以父母對孩子說了多少話,以及對孩子說話的方式,都是影響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因素。

三、父母的語言環境決定了先天潛能的發揮

科學研究表明,孩子早期的語言環境,即父母的語言環境決定了孩子先天潛能的發揮。

1、數學能力

研究者發現,孩子天生就具備“數感”和“猜估”的能力。而以後需要學習的高等數學、微積分等學科的能力離不開語言的支援。

如果父母經常與寶寶進行數學談話,包括質量和數量、基本概念等,不僅會為以後學習數學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且要比那些很少聽過數學詞彙的孩子,對數學基本原理的理解能力要強很多。

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的黛博拉教授曾寫道:

“據科學研究表明,孩子入學後,他們的數學技能很大程度上決定他們是否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所以,在孩子入學前能夠做好數學的啟蒙,激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對入學後的學習成績有很大的幫助和益處。

2、空間能力

在蘇珊·萊文的研究中,父母對孩子的空間談話越多,包括物體的大小和形狀等,將來他們在腦內轉動物體、理解空間類比和空間知識的假定推測能力就越強。

科學研究表明,空間推理能力不僅有利於孩子的閱讀、科技、工程數學等領域的發展,還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搭積木、玩拼圖,甚至吃飯、整理床鋪都是培養孩子空間能力的好時機,需要父母能夠善於發現觀察,積極主動與孩子交流,適時地融入這些空間的知識。

3、兒童思維模式

父母的稱讚方式,對兒童的思維模式有著很大的影響。父母稱讚要基於“過程”的努力,而不是“個人”的聰明。

經常被稱讚“聰明”的孩子,在遇到困難時,容易放棄退縮,而原因是他們認為自己不夠聰明,或其他非自身的原因。

例如:寶寶在搭好積木房子的時候,媽媽誇讚:“寶寶真聰明/真棒/真厲害!”

經常被稱讚“努力”的孩子,在遇到困難時,會不斷的嘗試,不會放棄,相信自己能做任何事情,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工作中,都會做得更好。

例如:寶寶在搭好積木房子的時候,媽媽誇讚:“媽媽看到房子倒了好幾次,但寶寶一直在努力不放棄,現在終於搭好了,寶寶的意志力真堅定,真棒!”

4、自制力和執行力

一個寶寶再聰明,智商再搞,如果坐不住,不聽大人的指令,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那麼他的成績也不會很好。

自制力和執行力,是後天培養出來的,是可以學習的,不過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最關鍵的核心因素,就是父母或監護人的話語。

話語不單可以開發孩子的大腦,還能規範行為。

比如:告訴孩子:別人的玩具要歸還;壞掉的水果不能吃,哭鬧也不行;不能和小朋友打架,等等。這些行為都是需要言語不停地滲透的。

給孩子更多的自主選擇權,而非“上級”指令,也是培養自制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因為給孩子提供選擇,就是在鼓勵孩子自主思考,學會自我管理,從而促進孩子的自我調控和執行能力的發展。

5、同情心和道德觀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變得善良,具有同情心和寬容的心態。而研究表明:父母的語言對孩子的寬容品質和道德行為都有重要的影響。

基於孩子個人的稱讚,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和善良。

儘量使用名詞,而不是動詞,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和執行。

例如:當孩子犯錯時,說“你做了一個糟糕的事情”,要比“你真差勁”,對孩子有更積極的影響,因為這會讓孩子明白自己是“善良”的,只是犯了一個不可挽救的錯誤,而不是自己“很差勁”。

四、3T原則幫你構建良好的語言環境

大腦的發育依賴於適宜的環境。所以看似天生聰慧的孩子,其實都源自於後天的培養,即父母通過良好的溝通,挖掘出孩子各種各樣的潛能。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給孩子構建良好的語言環境呢?書中給出了3T法則:1、共情關注

要求父母有意識的去關注觀察孩子在關注什麼,並且做出積極的迴應。

也就是孩子關注什麼,你就關注什麼,即使孩子關注的東西一直在變化,父母也要共情,並對孩子的需求,做出溫暖、積極的迴應。

具體的步驟是:觀察——理解——行動。

比如在你想讓給寶寶讀繪本,叫了半天寶寶也沒有過來,寶寶仍然在認真的擺弄著自己的積木。這時你會繼續叫寶寶過來聽故事,還是過去跟寶寶一起搭積木?

研究表明,當父母參與到孩子感興趣的活動時,即使孩子只持續了5分鐘的熱度,依然能夠開發孩子的大腦。因為大腦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才能進行焦點轉移。

如果一個孩子能夠得到父母長期的“共情關注”,無論是談話還是以後的學習,都會變得更容易、更出色。

2、充分交流

要求父母的交流不能是簡單、零星的話語,而是豐富類別的詞彙。

目的不僅是教孩子掌握這些詞彙,也讓他們學會使用方式。

有以下幾種充分交流的方式,可供家長學習參考:

(1)講述

隨時隨地的對寶寶“嘮叨”,也就是家長首先要把自己變成“話癆”。

例如:“寶寶,媽媽要給你換尿不溼啦,換完我們的小屁屁就乾爽啦”

不要嫌自己的嘮叨,只有我們說的越多越詳細,寶寶才會吸收的越多,才有助於大腦的開發和親子依戀關係的建立。

(2)少用代詞

每一個詞彙的稱謂都代表這個詞彙的本身,多說具體的稱謂,不僅可以促進孩子對事物的理解,還能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將來對詞彙的理解能力也會更強。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對孩子說:“去那邊幫我把那個東西拿過來?”不僅孩子聽不懂,換個別的成人也會困惑吧。

(3)言語的拓展、擴充和支架

言語的拓展是指:以拓展的方式來幫孩子完整的表達出來。

例如:寶寶說:“媽媽抱”,你可以說:“寶寶想讓媽媽抱抱,寶寶累了,走不動了。”

言語的擴充是指:在孩子現有的詞彙水平上,幫助他們進行更復雜、更深層次的對話。

例如:寶寶說:“這個小熊好可愛”,家長可以擴充為:“這個棕色的小熊娃娃真可愛,毛絨絨的,抱起來好舒服,就是有點兒太大了”

言語的支架是指:家長在回覆孩子的時候,做增量。

例如:當孩子說一個詞的時候,家長回覆兩三個詞,當孩子能說兩三個詞的時候,家長可以回覆短句。

通過這些方法,不僅可以讓孩子探索更詳盡、更復雜的交流模式,還能達到“充分交流”的目的。

3、輪流談話

要求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要輪流參與交流談話。這也是建立高質量語言環境中最重要的一環。

這對於孩子的大腦發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要求父母必須耐心等待孩子的迴應。

通過“輪流談話”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孩子學會如何更好的與人溝通交流,還能通過這種一來一往的互動,促進良好的親子關係。

在“輪流談話”中,為了更好的展開話題交流,家長儘量少使用封閉式提問,例如:是什麼?是不是?等。要更多的使用開放式提問,例如:為什麼?怎麼辦?你認為呢?

開放式問題能夠促進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五、常見的語言交流誤區

誤區一、忽略及時迴應的重要性

像本文開頭所提及的情況,我身邊的很多家長都存在。父母對孩子的迴應的敏感性,是形成依戀方式的重要影響因素。

精神分析學家和習性學家都認為,嬰兒從安全型依戀中獲得溫暖、信任和安全感,對孩子的情商和認知能力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如果父母不能敏感地迴應孩子,容易導致孩子形成非安全依戀,對心理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構建高質量的語言環境,在最基礎的“共情關注”原則中,最關鍵的因素同樣是敏感積極的迴應。

誤區二、使用過多的命令性話語

與孩子多溝通會促進大腦的發育,但是命令性語言除外,因為它不需要使用太多的話語,甚至不用說話。

例如:“東西收起來”、“安靜”、“住手”,只需要孩子照做就可以了,無需過多回應。

而且這種發號施令,總是給人咄咄逼人的感覺,沒有與孩子產生“共情關注”。

但是在有關健康和安全的情況下除外。

誤區三、忽略談話的質量

談話的質量包括詞彙的質量和談話的方式。

給寶寶建立語言環境,要注重豐富詞彙的類別和深度。所以如果只是給孩子灌入簡單的詞彙,那麼他的水平就無法提高。就像存錢罐存滿了硬幣,也不夠付大學的學費。

父母的迴應方式:

如果父母經常大發雷霆,或不耐煩地說消極性、指責性的話語,例如:“你太差勁了”、“你怎麼這麼笨”,會對孩子產生消極的影響和心理暗示。

如果父母能夠溫暖地、平靜的迴應肯定性或鼓勵性的話語:“如果xx做,你可能會做得更好”、“你真棒”等,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正向積極的暗示,對孩子的心理和智力發展,以及親子關係都有促進作用。

誤區四、不要像孩子一樣說話

很多專家建議在教孩子說話時,不要學孩子說話,要直接說成人話。很多媽媽也以這樣的教養方式自豪。

但科學研究表明,兒向語言也就是嬰兒語,可以用來開發嬰兒的大腦。

如果11—14個月大的嬰兒一直在接受兒向言語,在他們兩歲的時候,比起一直接受成人語的同齡人,要多出兩倍的詞彙量。

為什麼呢?因為如果父母學著嬰兒的音調說話,每個語音在聽覺上都被“誇大了”,可以讓寶寶更容易理解和學習。只有先吸引寶寶的耳朵,才能讓寶寶關注說話的內容和說話的人,才能學會集中注意力和家長互動。

標籤:3T 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