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經典]孩子膽小怕生怎麼辦

膽小?其實是安全感缺失

[經典]孩子膽小怕生怎麼辦

萌萌真的是膽小嗎?孩子不願意離開媽媽,其實可能是沒有安全感。由於缺乏安全感而引發的分離焦慮——小到去上幼兒園,大到工作出差......孩子每次由拒絕分離而撕心裂肺的哭鬧不僅讓家長頭疼,更是愧疚擔憂。

安全感是孩子成長的基本需求。有安全感的孩子情緒相對穩定、平和,遇事不會驚慌失措,能夠理智地處理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安全感能幫助孩子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則情緒波動起伏大,遇到問題總試圖迴避,膽小怕事,長期以往容易養成自閉孤僻的性格。

誰動了孩子的安全感

很多父母不明白了,明明很關心孩子,親親、鼓勵、陪寶寶睡.....一點都沒少!為什麼會沒有安全感?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下面這幾項破壞孩子安全感的事情,你有沒有做過?

一、頻繁更換看護人:很多時候媽媽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孩子,實在是太辛苦了,家人商量後會交給奶奶、婆婆或者是請阿姨來幫忙。老人家有時精力不足,請一個滿意的阿姨簡直比登天還難,於是孩子就被迫不斷更換看護人,被迫陷入“陌生——熟悉——離別”的死迴圈裡,試想一下,這樣孩子的安全感能好嗎?

二、嚇唬孩子:“你不乖,不要你了”“你再哭就會被大灰狼抓走”“你如果再……,看我不打你,把你關在門外。”......其實所謂的“嚇唬”原意只是為了讓孩子聽話,但是孩子並不這麼想,他們會害怕,害怕真的被不喜歡,被拋棄。

另外,如果父母家人經常吵架或者總是處於消極情緒中,不安的情緒時常縈繞在孩子的周圍,緊張與不安並存,做事就會縮手縮腳,害怕做錯事,害怕爸爸媽媽責罵。

三、缺少告知的分離:孩子纏著你陪他的時候,總找藉口偷偷溜走;怕孩子哭鬧,出門或出差就不告而別。孩子不知道爸爸媽媽什麼時候又會突然消失,內心會產生很多的擔憂和不安,以至於情緒變得非常敏感和脆弱。

不知道媽媽什麼時候不見了?不知道如何去找媽媽?其實這是一種非常糟糕的,破壞孩子安全感的行為。所以即使孩子大哭,也要主動告訴孩子:媽媽要出去了,天黑的時候就會回來,也請你大方地給予孩子一個擁抱。

除此之外,早期一些環境因素,比如孕期媽媽的不安、嬰兒時期缺少父母的陪伴、過早分床等等都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來源於陪伴與愛

出生脫離母體,顯然最先是從母親那兒獲取安全感。尤其在0~3個月,嬰兒安全感主要是通過觸覺實現,而母乳餵養是最好的渠道。因此,我們可以自信地說,孩子的第一份安全感來自媽媽。

但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個充滿愛的家庭氛圍,父母的陪伴與愛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來源。

一、父母的陪伴:父母的陪伴,尤其是積極樂觀,充滿正能量的陪伴,對孩子安全感的行程是非常重要的。

在孩子小的時候,簡單的親子閱讀,或者是陪伴孩子俯趴與爬行,或者做做親子游戲......種種高質量的陪伴給予孩子滿滿安全感。

二、父母的愛:陪伴看似簡單,但卻不僅僅只是時間上的付出而已。懂得高質量陪伴孩子的父母,他們會通過簡單的遊戲向孩子傳遞愛的資訊,讓孩子確信“我是被愛的”。

打個比方:雖然說孩子摔倒了,不必每次都急著去把他扶起來,但在他確實摔痛了的時候,去幫助他一下,抱抱他,關切卻不過分地問他:“痛嗎?摔哪裡了?”與“寶寶自己爬起來,你要做個堅強的人”相比較起來更有“愛”。

必要的關心和關愛,其實可以讓孩子更快地止住哭泣,並堅強起來:因為他的情感已經得到了承認,他知道你的疼惜,也會用自己的堅強來回報你。

安全感缺失不僅影響幼兒時期,在成年時期都會有極其深遠的影響。比如社交恐懼、缺乏自信心、對伴侶缺乏信任感等等,都是孩童時期父母不關注安全感培養而造成的,而這些負面因素直接對孩子一生的學習、工作、婚姻都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響。

安全感培養究竟該不該重視,相信媽媽們心中已有定論,而究竟該如何培養安全感,這是一個需要長遠關注學習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