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美文閱讀

關於大班科學教案範文錦集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大班科學教案範文錦集10篇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本設計試圖藉助蛋殼這樣一個孩子們熟悉的物品作為媒介,在一系列相互關聯的操作活動中,讓孩子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較大力的現象,並對力作用於蛋殼凹面、凸面出現的不同現象產生探索的慾望和興趣,科學教案:神奇的蛋殼。對於孩子來說,活動結果的獲得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探索過程中,學習探索的方法,並享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目標】

對力作用於蛋殼凹面、凸面所出現的不同現象產生探索的慾望和興趣。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較大力的現象,並瞭解其在生活中的運用。

3.簡單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勘兒操作材料(人手一套),蛋殼(分成兩半)、鉛筆、水、吸管、透明膠帶紙、紙條(三條,長短相同)、河流模型(可固定紙條)、小積木若干。

2.教師操作材料:桌面教具一套、記錄表、投影儀,有關橋樑、隧道、圓屋頂等的圖片。

【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引導幼兒操作感知。

(1)故事《小雞出殼》引出問題:小雞是怎麼啄破蛋殼的?

(2)啟發幼兒用鉛筆尖代替小雞的尖嘴巴,來模擬小雞用尖嘴啄蛋殼的過程;發現力作用於蛋殼的凹面時,蛋殼很容易被啄破的現象。

(3)師:試試用筆尖啄蛋殼的另外一面,看看會怎麼樣?引導幼兒通過操作,驗證相同力分別作用於蛋殼凹面、凸面所產生的不同現象。

2.實驗:感知力的分散現象。

(1)將水分別滴落在蛋殼的凹面和凸面,引導幼兒觀察兩種不同的現象,初步感知力的分散現象。

(2)幼兒操作:將水滴落在蛋殼的凸面,再次感受力的分散現象。

(3)教師出示圖l,作簡單小結:我們作用於蛋殼上的力就像水珠一樣,滴在凹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樣凝聚在一起,作用力大;滴在凸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樣流到四周,被分散,作用力就變小。

3.知識遷移,瞭解薄殼結構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1)師:你在生活中見到過哪些像“︿”的物體?

(2)運用實物投影儀,向幼兒介紹有關拱橋、圓屋頂、隧道等的圖片,瞭解薄殼結構原理在生活中的運用。

4.幼兒繼續探索,並學習用簡單統計魄方法記錄探索的結果,教案《科學教案:神奇的蛋殼》。

(1)給幼兒一個河流模型和三張紙條,啟發幼兒嘗試建造不同弧度的拱橋,用小積木代替拱橋所受的力來進行測量,並記錄觀察的結果。(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法來記錄。)例:(圖2)

(2)幫助幼兒比較分析幾種橋的受力程度,讓幼兒學習用較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的觀察結果。

(3)師:你覺得什麼樣的拱橋才是又好看又好用的呢?幫助幼兒分析實際應用中的利弊,發現新的問題。

5.延伸擴充套件:激發幼兒不斷探索的慾望。

(1)啟發提問:古人利用蛋殼的這種原理建造了許多的拱橋,有的到今天還在使用,都好幾百年了。你能用蛋殼的這種原理來建造什麼樣的建築呢?

(2)請幼兒用筆畫出自己設計的作品,並相互交流。(此部分可在區域活動中進行。)

【活動延伸】在區域活動中,引導幼兒找找現代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橋,看看他們是用什麼方法建造的,如斜拉索大橋、高架橋、立交橋、鐵路公路兩用橋等,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

【設計評析】

大班幼兒已有較強烈的尋求問題答案的意願,但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原有的經驗會受到挑戰。要解決這個問題,老師就要尋找合適的媒介物來成為連線幼兒原有水平與潛在能力之間的橋樑。在該活動中,教師巧妙地藉助了蛋殼這樣一個幼兒熟悉的物品,利用蛋殼凸面受力和拱橋橋面受力原理相同的特點,讓幼兒把在蛋殼受力實驗中獲得的`經驗自然地遷移到拱橋上去,從而弄清拱橋受力大的原因操作是本次活動的主要形式。讓幼兒在不同層次、不同要求的操作活動中,大膽嘗試,逐步深入,體驗發現問題、尋找答案、獲得結果的快樂。

教育活動應重視活動本身對孩子的現實意義。在孩子發現問題、遇到困難的時候,老師要及時地進行引導,並用思辨性的語言去啟發孩子,激發幼兒強烈的探索興趣。如在幼兒建造拱橋的實驗中,老師問:“你覺得什麼樣的拱橋是又好看又好用的呢?你的理由是什麼?”引導幼兒對自己的操作結果進行實用性的分析。應該注意的是,因為本次活動是老師預設的,所以在活動中,老師不能被預設的東西所束縛,應啟發幼兒生成各種問題,並用靈活的策略給予迴應,使預設活動與生成活動有機融合,讓預設的目標更突出、鮮明,使活動更具有促進幼兒發展的價值。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名稱:

菜地裡的歌

活動目標:

1、在區別菠菜、薺菜、草頭、豆苗並瞭解它們特徵的過程中,提高幼兒觀察、比較和概括事物的能力。

2、在瞭解蔬菜生長在不同地方的基礎上,學用對歌方式進行語言遊戲。

3、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4、對蔬菜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於探索。

活動準備:

四種菜,其他品種的蔬菜圖片。

關鍵點:

觀察、交流並瞭解常見蔬菜的特徵。

活動過程:

一、觀察比較,認識蔬菜

1、認識蔬菜。

四種蔬菜中,你認識哪幾個,說出名稱?

2、區別、比較。(顏色、葉子形狀、莖)

(1)仔細看看哪兩種菜很像?(菠菜和薺菜、草頭和豆苗)

(2)它們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

(3)這四種菜有什麼相同的地方?(葉片菜,綠色,蔬菜)

3、小結:菠菜的根是紅的,葉子是橢圓形的,莖比較粗;

薺菜的`根是白的,葉子是鋸齒形的,莖比較細。

草頭是摘下來的,沒有根,三片葉子,個子小;

豆苗也是摘下來的,沒根,有須,莖是空心的。

但它們都是葉片菜,都是綠色的蔬菜。

二、交流談論,瞭解特點

1、瞭解更多蔬菜。

(1)這四種蔬菜是長在上面地方的?除了這四種菜,你們平時還吃過、看過哪些蔬菜?

(2)它們又是生長在上面地方的?

(3)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

(4)小結:豆角、黃瓜掛在藤蔓上、南瓜雖然有藤蔓,但都在地面上、蘿蔔地底下,地面上只露出葉子。

2、複習兒歌《菜地裡的歌》。

按照“(個人)什麼長在泥土上,(眾)XX長在泥土上”的方式念兒歌。

三、對歌遊戲,語言提升

1、遊戲:分成男女兩隊,一問一答,每隊推選出一名幼兒帶領。

2、每次對歌后兩隊互換,回答一隊可變換蔬菜名稱。

如:什麼長在泥土上|躲在地下藏|就在水裡長|掛在藤蔓上?(白菜、土豆、菱角、黃瓜)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動靜交替,氣氛活躍,孩子們情緒高漲,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在瞭解蔬菜的品種時,由於孩子們對蔬菜的品種還不是很熟悉,因此發言的孩子都集中在幾個孩子身上。在表達兒歌這一環節上,幼兒比較主動,能大膽嘗試,積極表現,因此準備再進行一次延伸活動。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資訊傳遞的不同方法及發展過程。

2、能夠採用查閱資料、互相交談等方法瞭解人們如何傳遞資訊。

3、感受資訊傳遞給生活帶來的便捷。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調查表、幼兒畫冊、圖片。

活動過程:

1、討論交流。

我知道的資訊傳遞的方式。

2、配圖講述人們資訊傳遞的故事,簡單瞭解人們資訊傳遞的發展史。

3、暢想未來資訊傳遞的方式

教師行為教師開始可以創設一個資訊傳遞的情境,例如:今天在幼兒園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得了一朵小紅花,如何將這個好訊息告訴給你們的爸爸媽媽?告訴給你們的朋友?告訴給遠方的親人呢?

過渡語:剛剛我們想了很多辦法把好訊息告訴給別人,這樣就是在傳遞訊息,除了這些傳遞資訊的辦法,你還知道哪些傳遞的方法?可以結合調查表說一說師語:中國人都是很聰明的',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就想到了很多方法去傳遞資訊。

例如:古代的人們傳遞資訊主要用飛鴿,烽火,快馬,暗號,手語,書信,旗幟等方法。

現代的人們有郵政、電報、電話、電視、電腦網路等方法傳遞資訊。

4、師語:現在我們有這麼多資訊傳遞的方法,大膽想象一下以後還會出現什麼樣的資訊傳遞的方法呢?等你們長大後會怎樣去傳遞資訊呢?(這一環節可讓幼兒畫出自己對未來資訊傳遞方式的設想,可將孩子的設想佈置在主題牆或區域中)

幼兒預設行為幼兒根據創設的情境積極思考討論資訊傳遞的方法幼兒結合調查表大膽講述幼兒看幼兒畫冊的圖片,感受資訊傳遞方式的多樣化及其變遷幼兒發揮想象,大膽暢想未來的資訊傳遞方式

活動反思:

對於人們如何傳遞資訊,孩子們還是有一點經驗的,例如打電話、寄信、發簡訊等等,但是對於以前人們的傳遞資訊的方式還是比較陌生的,通過前期的調查表,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查閱了很多資料,瞭解了資訊傳遞方式的變遷。但是我發現孩子們的想象力不夠豐富,以後還是要鼓勵孩子多想。

小百科:資訊,指音訊、訊息、通訊系統傳輸和處理的物件,泛指人類社會傳播的一切內容。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幾種常見蔬菜的名稱與外形特徵,感受蔬菜的多種多樣。

2、幼兒大膽選擇,使用材料裝扮蔬菜。

活動準備

1、幼兒與家長一起收集各種蔬菜。

2、剪好的蔬菜寶寶及四肢(用即時帖)。

活動過程

一、準備過生日。

設定懸念,引起學習興趣《生日歌》中,教師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

“今天是誰的生日?”

二、誰來過生日。

1、(出示青菜奶奶)我是青菜奶奶,今天,我特別高興,因為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得去準備準備,等會兒我的孩子都要來為我慶祝生日。

2、(出示辣椒爸爸)“我是胖胖、綠綠的燈籠辣椒”。(辣椒媽媽)“我是綠綠、長長的辣椒”(辣椒娃娃)“我是紅紅的、光光的小辣椒寶寶”辣椒一家:“祝青菜奶奶身體健康,生日快樂”!青菜奶奶:“謝謝,請坐請坐”。

3、請幼兒猜一猜還會有哪些蔬菜來給青菜奶奶過生日呢?(擴散幼兒思維)

請幼兒說出畫面上的蔬菜名稱及外形特徵。

師小結:黃瓜:細細長長的黃瓜,穿著綠衣服。

西紅柿:穿著紅紅的衣服,像小燈籠。

胡蘿蔔:粗粗長長的.胡蘿蔔,穿著橘黃色的衣服

茄子:穿著紫衣服,像氣球。

4、引導幼兒說說吃過的或見過的蔬菜。

5、為什麼要吃蔬菜?

教師小結:蔬菜裡面含有很多營養,能補充維生素,小朋友們吃了它身體才會長的壯,有力氣。科學家叔叔為了更好的給人們補充營養,又為我們研製出了五彩辣椒、紅色、紫色、藍色。引導幼兒觀察。

三、客人變漂亮

1、打扮蔬菜。

小朋友們,蔬菜奶奶的生日會馬上就要開始了,請小朋友們把蔬菜寶寶打扮的漂亮 一點好嗎?(幼兒為蔬菜寶寶畫上鼻子、嘴巴、四肢)教師巡迴指導。在指導的過程中,引導孩子說出自己打扮的是誰?

2、教師:小朋友們,帶上蔬菜寶寶去給蔬菜過生日了。音樂起,幼兒手拿蔬菜寶寶一起去給蔬菜奶奶過生日。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自然界中充滿著神奇有趣的科學現象,就拿"風"這一自然現象來說,一年四季天天都和我們會面,是孩子們常能感受到的自然現象。孩子們的很多遊戲:玩風車、放風箏等都離不開風。在幼兒園,常聽到孩子們在議論:我看見樹葉被風吹到了地上;大風把垃圾吹得到處都是;今天有點冷,媽媽又給我多穿了衣服 ……從孩子的話中,發現"風"是孩子需要的、感興趣的內容。追隨孩子的經驗和生活,特圍繞"風"是設計了此次活動,讓孩子們進一步的探究和認識它。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善於觀察、探究自然的興趣。

2.知道風是因為空氣的流動形成的,初步瞭解風與人們的關係。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感知能力,瞭解風的好處與壞處,以及人們怎樣利用風和戰勝風災。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活動準備:

扇子、紙、電扇、電吹風、吸管、打氣筒、氣球、礦泉水瓶、小風車、有關"風"的課件。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播放"風"聲的'錄音)聽聽,是什麼聲音?

提問:平時,你們是怎麼知道有風的?風來了,身邊的事物會怎麼樣?

2.探索風的成因。

(1)想一想,試一試:怎樣能產生風?

教師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小手在臉旁扇扇,有什麼感覺?想要風更大些怎麼辦?(用力扇動兩手)小結:空氣流動形成風,哪裡有空氣流動,哪裡就有風。扇的快,空氣流動的快,風就大,扇的慢,空氣流動的慢,風就小。

(2)除了用小手扇動空氣產生風外,還有什麼方法使風兒出現?

出示各種材料,幼兒動手實驗。

你是怎樣利用這寫材料使風兒出現的?

(3)老師給小朋友扇扇子,請小朋友試一試能不能抓住風?瞪大眼睛看一看能不能看到風?

小結:風看不見,抓不著,只能感覺到。

3. 瞭解風的好處與壞處。

(1)你喜歡風嗎?為什麼?

幼兒討論。

(2)觀看課件,瞭解大小不同的風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及害處?

教師小結:風為人們做了許多好事。風吹乾了媽媽洗的衣服;使人涼快;讓風箏飛上天;傳播種子;風車轉動帶動發電機發電……。

可是有時風生氣了就會做許多壞事。它把房子推倒了;把樹木刮斷了;打翻了魚船、引發沙塵暴……這樣的風很可恨。

(3)可是風兒為什麼會生氣呢?怎樣才能不讓風兒做壞事?

小結:現在的人們本領可大了,想出了許多辦法不讓風做壞事,人們建起了防風林,把風擋住,還提前預報風,這就減少了風給人們帶來的危害。

4.遊戲:風來了。

幼兒想象自己是某樣物體,如:衣服、樹枝……,根據教師所提的風的大小的要求,如"微風來了"、"中級風來了"、"大風來了"等,引導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變化。

5. "風車轉轉轉"。

幼兒每人一個風車,帶幼兒到戶外玩風車結束活動。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瞭解故事內容及情節的基礎上,選擇合適樂器及節奏進行表現。

2、嘗試運用疊加式的複合節奏進行演奏,並能較專注的合作演奏。

活動準備:

1、譜架、節奏卡、樂器(串鈴、雙響筒、蛙鳴筒、三角鐵)

2、熟悉三拍子樂曲,能看著節奏譜和著音樂拍節奏。

活動過程:

一、感受故事的意境,瞭解故事具體情節及內容。

1、引入故事。

師:孩子們,你們見過月光長廊嗎?

師:月光長廊會是一個怎麼樣的長廊?

師小結:原來月光長廊是條長長的.走道,在月光下它會顯得特別的漂亮。(出示圖片、音樂響起)

2、欣賞故事瞭解故事內容及情節(教師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師:一共出場幾個動物,按什麼順序出場?

師:小青蛙在故事裡做了什麼事?

3、回憶感受音樂,帶領幼兒走進故事的意境。

師:這段音樂是個幾拍子的音樂,聽了這段音樂你的感覺怎麼樣?”

師小結:“這是個非常動聽的友誼之聲圓舞曲,想不想帶著樂器朋友去參加這個美麗的舞會啊?

二、選擇適合的樂器及節奏。

1、幼兒選擇適合的樂器。

師:今天,老師要挑戰你們了,我帶來了一些樂器,請你們用樂器朋友來講述這個故事,行不行。

師:看,我帶來了什麼樂器?

師:哪個樂器更像什麼小動物出場?說說理由。

2、嘗試選擇合適的節奏

三、根據故事情節,討論演奏形式。

師:還記得在今天的故事中四個小動物是一起出來的嗎?

師:故事中動物朋友們越來越多,它們有沒有停下過舞步?

師小結:所以,難就難在這裡哦,每個人都要想好自己的節奏,一句一句的跟上去,而且還不能停下自己的節奏,有問題嗎?

2、幼兒進行合作演奏

師小結:有了你們的伴奏,使我們的月光長廊變得更美了。回到班級裡你們可以裝扮一下,開一個月光舞會,好不好?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瞭解人體胖瘦與健康之間的關係,並嘗試著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健身措施。

2、能仔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能夠清晰、連貫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已經通過測量的方式,瞭解自己的體重情況。

2、就胖瘦的問題,幼兒對周圍人進行過調查。

活動過程:

1、說說自己的胖瘦情況:

(1)通過對前期活動的回憶,引起幼兒討論的興趣:

——“每位小朋友都測過了自己的體重,你的體重是多少?與標準體重比較的結果怎樣?”

(2)幼兒自由講述,說說自己測量、比較的結果。

(3)教師對幼兒的回答做一個簡單的小結:

“每個孩子的.體重都不一樣,有的比標準體重重了點,有的比標準體重輕了點。“

2、展開討論,交流觀點:

(1)提出討論的話題:

——“那麼,究竟是胖好,還是瘦好呢?“

幼兒按各自不同的觀點分成兩隊進行答辯。

(2)小結:

“過胖、過瘦都不好。”

3、討論健身的措施:

(1)以集體的形式展開討論:

——“怎樣才能使得自己不過胖,也不過瘦?”

(2)幼兒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師對幼兒各種想法進行總結。

大班科學教案 篇8

設計思路:

幾乎每個孩子都喜歡照哈哈鏡。我常常看到有的孩子在哈哈鏡面前笑得前伏後仰,有的是一臉的疑惑。在日常生活當中,孩子在不鏽鋼柱子前照來照去,並嚷嚷“我變高了”;孩子拿著湯勺問你“我的臉怎麼倒過來了?”孩子充滿了好奇和疑問。由此,根據孩子的興趣,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的:

1、發現有的東西可以照出影像,當它凹進去或凸出來的時候,影像會發生變化。

2、能細心觀察,大膽操作並記錄,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現象。

3、有求知的慾望,喜歡探索身邊的科學現象。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幼兒已有照鏡的經驗

物質準備:大哈哈鏡、錫箔紙板人手一份。

環境佈置:不鏽鋼茶被杯、勺子、飲料灌等能照出影像的物品若干;不能照出影象的物品若干擺在教師周圍。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照哈哈鏡

師: 哈哈鏡裡的你,是什麼樣的?

幼:“變成大胖子了” “變得又瘦又高”“上面瘦瘦的,下面很肥”

師: 為什麼哈哈鏡裡照出來的人,會變得這麼有趣呢?

(請你看一看,摸一摸哈哈鏡面和我們平時照的鏡子有什麼不同?)

幼:“我摸過了,那鏡面中間突出來,有的是中間凹進去。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小結:哈哈鏡的鏡面是凹凸不平的,是不是這個原因才使裡面照出來的人變得很有趣呢?老師先不告訴你,要請你們來玩一個東西。

二、引導孩子操作錫箔紙板。

1、師:請你用不同的方法來照一照,讓照出來的你變得很有趣。並把自己所用的方法及結果記錄下來。(幼兒進行探索)

2、師:你是怎樣玩的?發現了什麼?

幼:“我發現錫箔板向裡凸的時候,我變胖了。”“當我把錫箔板向外凹的時候,我倒過來了。”……

小結:當這塊板凹進去或凸出來的時候,照出來的.我們會變得很有趣。現在,你知道哈哈鏡的祕密了吧。

三、引導幼兒在周圍生活中尋找有趣的影像。

1、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東西能照出你有趣的臉,現在,老師要請你到四周去照一照找一找。幼兒進行操作探索活動

師:你發現了什麼?

幼:“我發現勺子可以照出倒過來的我。”“我發現白事可樂罐能照出我,但我變胖了。”……

小結:小朋友發現有許多東西都能照出臉。當鏡面凹進去或突出來時,照出來的臉會變得很有趣。

四、遊戲——《我照哈哈鏡》

請幼兒邊念兒歌邊用肢體表現高、矮、胖、瘦等。

《我們來照哈哈鏡》

嘻嘻哈哈,我們來照哈哈鏡。

不準動不準笑不準開玩笑。

活動延伸:

在科學區投放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望遠鏡等,引導幼兒繼續探索光的祕密。

大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設計背景

幼小的孩子個個好奇,好問,好探索,所以我選擇了這個教學內容。我用“做中學”的理念,原則,設計,組織這個教學活動,這個活動內容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徵和求知慾望,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比較熟悉的現象,孩子在生活中發現過影子,活動中能用運各種手段動手動腦解決問題。

活動目標

1.通過自身的探索讓幼兒感知影子的變化與光源的遠近,照射角度的關係。

2.激發幼兒對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 引導幼兒的探索讓幼兒感知影子的變化與光源的遠近,照射角度的關係

2. 啟發幼兒用簡單的符號表示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 佈置一間暗室。

2. 投影屏,立體玩具嗎,手電筒,記錄板,紙筆。

活動過程 :

1.設疑匯入

提問:影子先生怎麼了?他有什麼變化?為什麼會這樣?

2.啟用思維,猜想,想象,建構。

組織幼兒自由討論:可以用什麼方法讓影子變魔術呢?

3.自主探索。

分組實驗並把發現記錄下來。

重點:引導幼兒的探索讓幼兒感知影子的變化與光源的遠近,照射角度的關係

難點: 啟發幼兒用簡單的符號表示自己的發現。

4.分享交流。

5.丟擲問題,拓展延伸。

問題:影子是從哪裡來的`?他只能是黑色的嗎?他還會變什麼魔術?

教學反思

影子一直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將科學教育融於學生的生活中是新觀念的體現,設計活動旨在通過讓學生探索影子,讓學生了解影子與光的密切關係,激發學生對影子的好奇與興趣,學習科學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科學態度。

活動開始,我以猜謎語的形式匯入,讓學生們尋找自己的朋友影子,以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迅速的集中精神,很快的進入課堂角色中來.接著就讓孩子自己動手探索發現影子,讓孩子從實踐中感悟出真知,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積極的討論交流和細心的觀察中弄明白影子的奧祕,孩子的創新精神和思維能力併發出火花。第一次操作後,孩子們獲得了“因為有光,物體擋住光,所以產生影子”的道理.接著又從孩子的生活經驗匯入,觀看多媒體課件”生活中的影子”,從孩子的認知出發,交流已有的生活經驗,讓他們暢所欲言,發展語言和思維的同時引發了對影子形狀、大小、變化的興趣,從中引發第二次探索的興趣。第二次探索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向照物體,發現影子的方位及大小變化。在這次操作中,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成功地發現了影子變化的祕密,所以我請幾名成功的孩子到前臺來示範操作,我進行引導小結,然後讓所有的孩子進行第三次操作,並要求孩子把操作結果記錄下來,效果很好,所有的孩子都在科學探索活動中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培養了自信心。最後,向學生介紹了影子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並觀看了月食形成的原因的短片。

本次科學探索活動,我抓住了孩子對科學現象好奇、好動手的特點,讓孩子們在充分自主的實踐探索中發現科學道理,活動效果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孩子個別操作無目的,所以沒有能很好地發現問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這堂科學活動課是借鑑市科技館的活動手冊影子的祕密一課開展的,這次的教學是一次成長的教學,因為今天科技館的老師和北京的專家老師也蒞臨了我的課堂,並對我的這節課做了點評,尚老師先是對我課堂好的一面做了表揚,其次對課堂的不足之處做了探討,並結合科技館魯老師的意見和我一起共同進行了修改,讓我確實感受了科學教學的魅力,今天的課堂教學是緊張的也是快樂的。

大班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體驗數學活動帶來的興趣。

2.提升幼兒的觀察力和分辨能力。

3.為實物匹配相應的點卡,依據出示的動物和水果圖片,說出它們可以用幾個點表示。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重點

為實物匹配相應的`點卡。

活動難點

出示動物和水果圖片,說出它們可以用幾個點表示。

活動準備

實物(動物和水果)卡片5張,點卡5張。

活動過程

一、複習點數

1.點數5以內數量。

師:今天我帶來了許多小圖片,請寶貝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師(出示大象卡片)問:圖片上有什麼呀?有幾隻大象呀?

師(出示小兔子卡片)問:這張圖片上又有什麼呢?它們有多少呢?

師:真的有兩隻小白兔嗎?大家一起來用手數一數。

(幼兒手口一致地數數一隻、兩隻。)

以同樣的方法出示小老鼠卡片、小蜜蜂卡片、小雞卡片。

師:這些動物卡片想和你們一起做遊戲,大家願意嗎?

2.按量排序。

師:現在我們要來給這些動物卡片排排隊了,記住,要按卡片上的動物數量從少到多排一排。,那麼哪張卡片排在最前面呢?哪位小朋友願意到前面來排一排?

師:哪張卡片排在大象的後面呢?(指名幼兒上前操作,強調邊排邊說什麼排在大象的後面)

師:你們看他排得對嗎?

師:接下來該怎麼排了呢?指名幼兒前來操作。

師:我們為動物卡片排好隊了,現在請小朋友一起說一說它們是怎麼排隊的?

3.送圓點。

師:接下來我們要給動物送圓點朋友,一隻動物送幾個圓點呀?

師:我們要邊送邊說:一隻大象,我送你1的點卡。那兩隻兔子呢?三隻小老鼠呢?

請幼兒前來送點卡,邊送邊說。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幾隻什麼我送你幾的點卡,行嗎?

二、操作活動

1.提出要求。

師:今天,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許多材料,有的小朋友是水果卡片,有的小朋友是動物卡片(分別出示一下卡片),請你們先給水果卡片或動物卡片排好隊,再給它們送上點卡,記住了,要邊排邊說,邊送邊說,聽明白了嗎?那就一起去操作吧。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師:寶貝,你在給誰送點卡?

3.活動評價。

師:誰願意到前面來向大家說說自己是怎麼操作的?

三、活動結束

師:今天,小朋友們都很棒,不僅給動物卡片和水果卡片排好了隊,還給它們送上了圓點朋友。

活動延伸:

在區域裡繼續操做其他動物以及水果卡片與圓點對應的遊戲。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鬆、愉快地氛圍中,發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