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享受生活 > 健康

中年肥胖的高發病

健康2.7W

中年肥胖的高發病,我們都知道,肥胖是很多疾病的誘因,尤其是對於體質不好的老年朋友們來說,則容易受到這樣那樣的疾病侵襲,那麼現在分享中年肥胖的高發病。

中年肥胖的高發病1

香港已逝著名演員“肥姐”沈殿霞生前先後接受了膽道手術和部分肝切除手術後,又緊急轉入某醫院,病情反反覆覆。不少市民非常詫異:為什麼膽手術和肝手術都得進行?為此,教授解釋:肝膽相照,切肝是為“肥姐”特徵符合“膽道”病高發因素

教授解釋,“肥姐”很多的身體特徵都與膽石病患者的病症十分相似。她的身材年齡等都讓其排在高危之列。王教授介紹,膽石病是膽道疾病中最常見的疾病,多發於40歲以上、生子女多的肥胖婦女,其中,有糖尿病史並具有以上特徵的女性更是高發人群,因此,該類中年婦女更應注意“保膽”。

“肥姐”先後進行的膽、肝兩項手術讓市民覺得蹊蹺,王教授表示,這是由於大眾對“肥姐”的病情不瞭解,因而並不能確切解釋為何她先後接受了膽道手術和部分肝切除手術後卻還要進深切治療部(icu)繼續治療。

但在臨床中也出現過部分病人在進行膽結石手術以後,由於殘留結石,而導致膽管糜爛、出血,而需要再次進行部分肝切除手術,而手術後又由於身體狀況不佳,發生區域性炎症而進入icu的情況。由於肝臟和膽管系統在生理結構上關係密切,兩器官結合治療在醫學上來說並不少見。

肥胖中年婦女是膽石病的高發人群

“肥姐”留給觀眾最深的印象是“肥胖”,然而,“肥胖”和糖尿病都是誘發中年婦女患膽石病的高危因素。中年婦女本身就是易發人群,而且大多數糖尿病患者都伴有高膽固醇血癥,膽固醇含量高;同時肥胖的人多數也都有血脂高,而血脂中主要為膽固醇和甘油三酯。

經研究發現,在正常人膽汁中膽固醇保持溶解狀態,就不容易形成結石。如果由於某種原因使這種平衡遭到破壞,膽固醇增多或膽鹽、卵磷脂減少,膽固醇就會在膽汁中漸漸結成團塊,形成膽固醇結石。此外,糖尿病容易伴發神經病變,使膽囊運動功能障礙,膽囊大而鬆弛空虛,也為膽結石的形成提供了空間。

“肝膽相照”,治“膽”切“肝”為保“膽”

教授介紹,肝和膽在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上都存在著互相依存、相互協調的關係,其中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和解毒器官;膽管系統由膽囊和膽道組成,膽囊依附於肝,是膽汁的倉庫,具有儲存、濃縮、排放膽汁和直接參與調節肝內外膽道壓力的'作用,膽道一般包括肝內膽道和肝外膽道兩部分,它的作用就是把那些由肝臟分泌的膽汁輸送到十二指腸。

因而,一旦肝和膽管系統任何一方罹患了疾病,都可以累及對方。例如患了膽結石、膽道蛔蟲或腫瘤,就可導致肝臟的感染。反之肝的功能狀態也會影響膽囊。為此,在治療部分肝病或膽道疾病中都會結合相對應的另一器官進行。切除部分肝臟根治肝膽管結石就是典型的例子。

授表示,長時間肝內膽管結石可引起肝膽管梗阻和感染,從而使病變部分的肝膽組織壞死、纖維化、萎縮,或併發膿腫和膽道大出血,因此,病灶肝切除術是治療肝內膽管結石重要手段,它不僅可以清除結石,還可以清除感染病灶,減少結石復發的機會。但施行該切除術並非隨意進行。

今醫學發現早期進行肝膽管結石肝切除手術的遠期優良率可達90%以上。

中年肥胖的高發病
  

膽色素結石的成因

據教授介紹,我國的原發性膽管內色素結石約佔膽石病例的50%。膽色素結石即膽紅素鈣為主要成分的結石,其形成與膽道感染和膽道蛔蟲有密切關係。肝臟排洩的膽紅素稱為結合型膽紅素,又名水溶性膽紅素,與膽汁溶為一體。當膽道感染或膽道蛔蟲症時,一些細菌尤其是大腸桿菌釋放一種β-葡萄糖醛酸苷酶,此酶的大量釋放,破壞了葡萄糖二酸-1

4-內酯的平衡關係,可將結合膽紅素水解為遊離膽紅素,遊離膽紅素不溶於水,它與膽汁中的鈣結合形成不溶性的膽紅素鈣顆粒。膽紅素鈣顆粒以脫落細胞、寄生蟲卵等為核心,在膽汁中粘蛋白的幫助下不斷沉積形成結石。

“另外,膽道系統先天性異常,膽管系統的解剖學變異所導致的膽汁流障礙,均易在該部發生膽結石。值得注意的是,長期的營養不良可影響膽道的正常防衛能力,營養不良狀態在膽色素結石的病人中是常見的。”

糖尿病患者急性炎症發作死亡率高

如果沒有患病,只要在平時注意一下自己的生活習慣,儘量遠離致病的因素,亦可遠離疾病的困擾:

糖尿病膽結石病人必須注意,由於糖尿病一旦併發急性炎症,容易在短時間內演變成危重狀況,且進行急診手術時死亡率高達22%,術後併發症發生率也很高(51%),所以糖尿病合併膽石病者,無論有無症狀,均應儘早擇期接受腹腔鏡或手術治療,以防止發生上述險情。

教授建議,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和合理的飲食結構。根據國內外資料表明,在經濟收入較低、飲食中缺乏蛋白質和脂肪的人口中,以膽色素結石為主的膽管結石發病率高,而富裕的城鎮居民,以及經濟發達國家人口中,飲食中蛋白和脂肪較多,以膽固醇為主的膽囊結石發病率高。

因而食物要葷素搭配,食入蛋白和脂肪要適中,增加食物中纖維成分,粗細糧搭配,不吃或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提倡適當吃植物油,以利膽囊收縮和排空。

糖尿病患者要積極治療,定期到醫院複查和檢查血糖,控制病情的發展;“肥胖”的患者要制定適度的運動計劃,定期定量進行體育鍛煉,控制進食的數量和次數,力爭降低體重。

中年肥胖的高發病2

肥胖老人必須掌握的健身要領

一、初級階段8周:

早晨起床後到戶外跳大秧歌或跳中老年健身迪斯科,目的是提高心血管系統機能,祛脂減肥。具體做法如下:

(1)隨集體扭大秧歌,跳20~30分鐘。

(2)放鬆走600~1000米回家。

(3)大步走(慢速)600~1000米到公園。

以上訓練,運動量因人而異,以每分鐘脈搏=220-年齡×0.7為好。

二、中級階段8周:

(1)減肥墊上形體練習應完成仰臥起坐3組(50~60)次;跪撐後踢腿(50~60)次。

(2)放鬆舞蹈練習,做5~10分鐘。

(3)中老年健美迪斯科,跳20分鐘。

(4)多種跳躍練習(包括原地抱腹跳、垂直跳等),做2組,每組輕跳200~300次左右。脈搏控制在20~22次/10秒。

三、高階階段8周:

(1)快步走600~1000米到公園。

(2)中老年健美操做2~3套,約做30分鐘。

(3)持小啞鈴做上臂繞環、前臂繞環、側平舉,持鈴下蹲起,約做40分鐘。

(4)多種跳躍練習600~1000次(分多組、輕跳)。脈搏控制在24~25次/10秒。

中年肥胖的高發病 第2張
  

肥胖老人要警惕 易患上七種疾病

糖尿病

肥胖症與糖尿病關係密切。我國14省、市3l萬多人的調查表明,糖尿病在正常人群的發病率為0.26%,而超重者的發病率為2.82%,是前者的10倍多。

肥胖症者進食量超過機體需要,過多進食刺激胰島分泌過量胰島素,出現了高胰島素血癥,由於肥胖症者的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將進一步促進胰島素分泌,使胰島負荷加重,胰島細胞增生肥大,長期可導致胰島功能衰竭而發生糖尿病。

高血壓

肥胖是導致高血壓發生發展的危險因素。一項對中、老年的調查顯示,體質指數小於20者高血壓患病率為7.55%,體質指數24—26之間者高血壓患病率為20.26%,當體質指數大於28時,患病率達36.89%。肥胖症者脂肪組織大量增加,必須增加血容量和心輸出量才能滿足機體需要,長期心臟負荷過重使左心室肥厚,血壓升高。

其次,肥胖者多有高胰島素血癥,胰島素可促進腎遠端小管對鈉的再吸收,使鈉瀦留並引起高血壓。另外,肥胖症者的腎上腺皮質功能活躍,皮質醇轉換率增加,皮質酮和脫氧皮質酮羥化增強,可使血壓升高。因此,肥胖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

呼吸功能不全

臨床稱為肥胖一通氣不足綜合徵,也稱低換氣綜合徵。極度肥胖者胸壁和腹壁脂肪過多,呼吸活動受到限制,呼吸淺表,補呼氣量減低而致功能殘氣量降低,使肺處於接近呼氣位置,由於潮氣量減低,使肺泡通氣量減少,換氣受限,造成二氧化碳瀦留,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病人可出現紫紺。

由於長期缺氧,可繼發紅細胞增多症,同時血液粘度增加,加重了迴圈阻力,心臟負荷加重,發生肺動脈高壓,發展成慢性肺心病。

肝臟腫大

肥胖可以引起肝臟的脂肪變性,導致肝臟腫大。肥胖病人由於長期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飲食,及存在高胰島素血癥,從而使肝臟合成甘油三酯的速率大大超過了將其轉運出肝臟的能力,或引起極低密度脂蛋白運出甘油三酯發生障礙,導致甘油三酯在肝內堆積而發生脂肪肝。

動脈硬化及冠心病

有調查資料顯示,體質指數小於20者冠心病患病率4.72%,體質指數24—26者,冠心病患病率9.91%,體質指數大於28者,患病率高達16.51%。

肥胖症者多有高甘油三酯血癥,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體重超重、體表面積增大、脂肪組織過多、心臟負荷加重(包括心肌內外脂肪沉積引起的心肌負荷加重)等因素可引起心臟缺血缺氧,肥胖症者體力活動減少,冠狀動脈側支迴圈削弱或不足。以上諸因素均可導致動脈硬化和冠心病。

膽道疾病

肥胖症者膽囊炎和膽石症的發病率隨肥胖程度和年齡增加而增加,與肥胖症患者肝臟和其他組織合成內源性膽固醇增多有關。正常膽汁中膽鹽加卵磷酯與膽固醇之比為11:1,若膽固醇比例增加,則膽固醇將析出結晶和沉澱,易融和成膽結石。膽結石對膽囊粘膜有直接刺激作用,易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而形成膽囊炎。

老人減肥飲食習慣篇

1、少量多餐:少量多餐者的`體重比一日三餐者減得快。

2、吃早餐:一旦不吃早餐,中餐或晚餐可能吃更多的東西,不利於減肥。

3、晚餐少吃:因晚上活動一般較少,需要消耗的熱量也少。

4、多喝水:每天應喝水6~8杯。水能幫助刺激體內脂肪的代謝並抑制食慾,水還能阻止體液瀦留,喝足夠的水可使機體及時更換貯存的體液。

5、吃飯慢些:減慢吃飯的速度可健腦,有時間形成飽足訊號,消除飢餓感。

標籤:肥胖 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