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國中生文學素養包括哪些方面

國中生文學素養包括哪些方面,作為健全的現代人的一大群體——中學生,他們的文學素養又是怎樣的,受應試教育大環境的影響,“文學素養”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被逐漸弱化、淡化以至於趨向缺失,那麼國中生文學素養包括哪些方面?

國中生文學素養包括哪些方面1

“文學素養”包括文學創作、交流、傳播等行為及語言、思想。閱讀人類歷史上最優秀的文學作品,對社會有一定的瞭解,寬廣的知識面,對歷史、世界有一定的獨立見解,良好的行為舉止,都是文學素養的`一部分。瞭解歷史,閱讀文學,品味哲學,學會分析社會人生,都是必須的。

文學修養包括以下幾點:

國中生文學素養包括哪些方面
  

第一是人品的修養。

思想情感為文藝的淵源,性情品格又為思想情感的型範,思想情感真純則文藝華實相稱,性情品格深厚則思想情感亦自真純。

第二是一般學識經驗的修養。

讀書要持恆,日積月累,涓涓終可成江河;要有哲學的高瞻遠矚,科學的客觀剖析事件。

第三是文學本身的修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學的器具是語言文字。我們第一須認識語言文字,其實須有運用語言文字的技巧。

國中生文學素養包括哪些方面2

一、文學素養的概念

在文藝理論中,文學素養也被稱作文學藝術素養,是指讀者對各種文學藝術的題材、發展歷史、發展現狀,以及文學藝術的創作方法、創作規律、創作技巧、藝術特徵的瞭解和熟悉程度。

具體到語文學科中,文學素養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逐漸培養的文學素質或積累的文學經驗,通常包括閱讀、鑑賞和創作文學作品的能力。從實質上來說,文學素養和其他素養一樣,是在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和提高的。

二、培養國中生文學素養的意義和必要性

(一)培養國中生文學素養的意義

首先,文學作品是時代的產物,很多文學作品是創作者結合自己經歷和生活的時代而創作的,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因此,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有助於學生理解文學作品的時代背景,以及作品主題的時代特色。其次,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學鑑賞能力,才能更全面地欣賞文學作品,才能對作品做出客觀、正確、具體的評價。

而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能使他們對文學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也能使他們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學會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獲得更多的認知。

國中生文學素養包括哪些方面 第2張
  

最後,語文教學的目的之一是讓學生髮現生活中的真善美,摒棄假惡醜,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而文學作品中有很多個性鮮明的人物,他們有著不同的形象,如替父從軍、馳騁沙場、勇敢機智的花木蘭;胸懷大志、堅持不懈的愚公;阿諛奉承、作威作福的奧楚蔑洛夫;窮困潦倒、善良迂腐的孔乙己;

慈愛剛強、關愛兒子的父親(《背影》)。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能使學生通過這些典型的人物形象獲得對美和醜的感悟,同時提高分析和辨別能力。

(二)培養國中生文學素養的必要性

文學素養能夠展示一個人的氣質,陶冶人的情操。文學素養作為語文素養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學生審美情操、健全人格、創新精神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是語文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素質教育所提倡的。同時,語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徵,在培養學生文學素養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但是,有很多語文教師並沒有充分利用本學科的這一優勢,忽視了對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導致學生不熟悉中外經典文學作品,閱讀量遠遠不足,沒有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且由於缺乏閱讀積累,導致寫作非常吃力,要麼無話可寫,要麼無病呻吟、空洞無物,要麼是“流水賬”式的續寫。

基於此,國中語文教師要加強對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在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同時,也促使學生審美情操、健全人格、創新精神的.形成,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培養國中生文學素養的有效方法

(一)引導學生解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文字閱讀能力

教材是學生學習和積累語文知識的重要途徑,通過學習教材中的課文,學生能夠了解和掌握作者的寫作思路、創作方法。因此,在國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利用教材,使學生準確理解課文中的重點字詞,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能力。

要引導學生揣摩文中的關鍵語句和段落,使學生體會到作者在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情感,以此培養學生的語感。要讓學生學習文章中的寫作方法,學會謀篇佈局,以達到學以致用的學習目的。

例如,在教學朱自清的《春》這篇散文時,很多學生由於剛接觸散文,閱讀課文後不能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情感,針對學生的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提出幾個問題來引導學生解讀課文:課文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這些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這篇文章的語言特色有哪些,哪些語句中可以體現出來?

你是否閱讀過其他描寫春天的文章,與這篇《春》有哪些異同?你最喜歡這篇文章中的哪句話或哪段話?為什麼?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目標,在閱讀中就會找不到方向,只能體會到文章寫得很美。而在問題的引領下,他們能夠逐步深入解讀文章,能真正走進課文中描繪的春景圖中,去感悟春天之美。

感悟散文之美,這比讓學生單純地閱讀效果要好得多。通過這些問題,學生可以明確在閱讀時不能走馬觀花,而要帶著問題去閱讀和思考,這樣才能有感悟、有收穫,在積累更多寫作素材的同時,也能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

(二)拓展學生閱讀範圍,幫助學生增加語言積累

語言積累是夯實學生語文學習基礎、提高學生文學素養的有效途徑。但調查資料顯示,當前的中國小生課外閱讀不容樂觀,社會和家庭缺少閱讀氛圍和文化氛圍,很多學生的業餘時間被電視機、網路遊戲、短視訊等佔據,在課外進行閱讀的時間很少,甚至沒有。

事實上,學生的語言積累僅僅依靠語文課堂是遠遠不夠的,他們還需要多閱讀課外書籍,有足夠的資訊輸入,才能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才能靈活運用。因此,國中語文教師要幫助學生拓展閱讀範圍,增加語言積累,進而逐步提高文學素養。

例如,教學完辛棄疾的詞作《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後,學生能夠了解到這首詞氣勢磅礴,充滿了鼓舞人心的壯志豪情,表現了作者的悲憤之情,同時這首詞也體現了作者豪放的創作風格。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豪放詞的風格特點,教師可以引入張孝祥《六州歌頭》、陳亮《念奴嬌·登多景樓》、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岳飛的《滿江紅》等詞作,使學生對豪放派和豪放詞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增加學生的文學積累和閱歷,使學生在遇到此類詞作時有明確的鑑賞方向。

(三)注重實踐訓練,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

1、加強說寫實踐。在國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進行說寫訓練,以鍛鍊和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一方面,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寫作訓練。

寫作是語言輸出,體現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在開展寫作訓練時,教師要對學生寫作的字數、質量等提出明確的要求,同時要有計劃、有順序、有針對性地教給學生寫作方法,這樣學生就能將自己的語言積累有條理、順暢地表達出來。這個過程不僅能展示學生的個性學習特徵,還能夠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另一方面,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說”的訓練。

表達不僅有書面,還有口頭,除了讓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教師還應組織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說”的訓練,如舉行辯論會、組織演講比賽、模擬記者招待會等,這些實踐互動都可以鍛鍊學生的思維,豐富他們的情感,提升他們的文學素養。

2、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學活動。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學活動,包括文學鑑賞活動、專家講座、詩詞大會、作文大賽等。

比如,針對文言文,教師可以開展文言文鑑賞活動,主要引導學生了解古代文學的重要表達形式,從詩、詞、賦、文等幾個方面進行全面研究,瞭解中華民族的漢語語言文化。這樣,既能夠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主動積極地瞭解民族文化瑰寶,又能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促進學生的全面進步。